《大宋宣和遗事》详细介绍及内容结构
发布时间:2025-02-11 14:35:57来源:
《大宋宣和遗事》是一部具有独特价值的古代文学作品,以下是详细介绍:
成书情况
创作时间:一般认为是宋人旧编,经元人增订,成书于宋末元初。
作者:作者不详,可能是由说书人底本整理或书会才人编写而成。
版本:有《士礼居丛书》本,分 2 集,书前有 300 多条分节目录;还有分 4 集的版本,内容相同。排印本有《丛书集成初编》本、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8 年本、曹济平点校本等。
内容结构
全书大致可分为 10 段:
历数昏君:从唐尧起,历数夏桀、商纣王等昏主亡国失政的原因,直讲到宋徽宗。
王安石变法:讲述王安石变法引发的争议与后患,展现北宋后期政坛的动荡。
蔡京专权:点明宋徽宗重用蔡京等权奸,导致朝政黑暗,进一步埋下北宋灭亡的祸根。
宋江聚义:讲述宋江等 36 人聚义梁山泊的故事,是水浒故事的雏形,包含杨志卖刀、晁盖等劫生辰纲和宋江杀阎婆惜等情节。
徽宗宠李师师:描述宋徽宗宠爱名妓李师师的故事。
徽宗信林灵素:讲述宋徽宗信任道士林灵素的相关内容。
元宵盛景:描写腊月预赏元宵和元宵放灯的盛况。
金兵入侵:讲述金人入侵,攻陷京城,北宋从繁华走向战乱。
二帝北行:写金兵掳徽、钦二帝北行,“靖康之变” 的悲凉与屈辱。
康王南渡:讲述康王赵构南渡即位,定都临安,南宋政权草创。
作品特点
思想性:用《周易》的阴阳思想来解释北宋亡国,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与民族意识,批判昏君宋徽宗和权奸,对陈东等直言敢谏之士和宗泽等爱国将领予以歌颂,对梁山好汉的义举也寄予同情。
语言风格:语言由浅近文言和口语相杂而成,既有典雅简洁的文言,又有俚俗浅显的白话,其中部分段落口语化程度较高,具有浓厚的口语色彩。
历史地位
文学价值:是中国古代讲史家话本,为元明清长篇历史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,对《水浒传》的创作影响深远,书中的宋江等梁山好汉故事是《水浒传》的最早雏形。
史学价值: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宋末年的社会风貌、政治状况等,为研究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的历史提供了参考资料,可与其他史书相互印证和补充。
成书情况
创作时间:一般认为是宋人旧编,经元人增订,成书于宋末元初。
作者:作者不详,可能是由说书人底本整理或书会才人编写而成。
版本:有《士礼居丛书》本,分 2 集,书前有 300 多条分节目录;还有分 4 集的版本,内容相同。排印本有《丛书集成初编》本、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8 年本、曹济平点校本等。
内容结构
全书大致可分为 10 段:
历数昏君:从唐尧起,历数夏桀、商纣王等昏主亡国失政的原因,直讲到宋徽宗。
王安石变法:讲述王安石变法引发的争议与后患,展现北宋后期政坛的动荡。
蔡京专权:点明宋徽宗重用蔡京等权奸,导致朝政黑暗,进一步埋下北宋灭亡的祸根。
宋江聚义:讲述宋江等 36 人聚义梁山泊的故事,是水浒故事的雏形,包含杨志卖刀、晁盖等劫生辰纲和宋江杀阎婆惜等情节。
徽宗宠李师师:描述宋徽宗宠爱名妓李师师的故事。
徽宗信林灵素:讲述宋徽宗信任道士林灵素的相关内容。
元宵盛景:描写腊月预赏元宵和元宵放灯的盛况。
金兵入侵:讲述金人入侵,攻陷京城,北宋从繁华走向战乱。
二帝北行:写金兵掳徽、钦二帝北行,“靖康之变” 的悲凉与屈辱。
康王南渡:讲述康王赵构南渡即位,定都临安,南宋政权草创。
作品特点
思想性:用《周易》的阴阳思想来解释北宋亡国,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与民族意识,批判昏君宋徽宗和权奸,对陈东等直言敢谏之士和宗泽等爱国将领予以歌颂,对梁山好汉的义举也寄予同情。
语言风格:语言由浅近文言和口语相杂而成,既有典雅简洁的文言,又有俚俗浅显的白话,其中部分段落口语化程度较高,具有浓厚的口语色彩。
历史地位
文学价值:是中国古代讲史家话本,为元明清长篇历史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,对《水浒传》的创作影响深远,书中的宋江等梁山好汉故事是《水浒传》的最早雏形。
史学价值: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宋末年的社会风貌、政治状况等,为研究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的历史提供了参考资料,可与其他史书相互印证和补充。
(责编: admin)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